院长致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始终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同频共振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与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清华大学的国际关系研究和学科建设也逐步探索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并在学术研究、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等领域为学校完善学科布局和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顺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环境以及国际关系和相关学科建设的新思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将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方向,重点关注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国际安全政策研究和国际关系学科建设三个领域。

进入21世纪1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在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之一就是我院名誉院长阎学通教授创建的道义现实主义理论以及以这一理论为核心形成的清华路径。国际关系研究的清华路径致力于汲取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围绕当前重大国际问题创建国际关系理论。实践证明,清华路径不但行之有效,而且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我院将继续深化拓展理论创新路径,围绕国际秩序转型、国际领导力变迁、数字技术竞争等重大问题,创建更具科学解释力的国际关系原创理论。

依托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形成的学术积累,2012年我院创立并承办了世界和平论坛。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论坛已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国内影响的非官方高级别安全论坛,为全球国际战略分析人士提供了交流磋商的开放平台。借助这一平台碰撞产生的思想火花和政策理念已为维护国际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论坛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和重视。为持续推动国际安全研究的交流对话,我院将继续提升世界和平论坛的学术品质和全球影响力,同时不断加强国际安全政策研究,优化相关学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为应对重大国际安全问题持续贡献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智慧。

过去二十余年里,我院通过推广国际关系研究科学方法、推动国际关系研究创新、主办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共同体年会/教学共同体年会、创立中英文学术期刊等方式,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面对国际关系以及相关学科发展环境的变化,我们将持续探索提升国际关系及相关专业学者和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新路径,同时不断提升共同体年会系列活动以及中英文期刊的质量,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回望过去,清华的国际关系研究已建成了体系相对完整的专业队伍,并在学术研究、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展望未来,我们将通过与国内外学界同仁的深入合作继续为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和重大国际问题应对做出应有的贡献。



院长:孙学峰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