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主题为“从清华路径到道义现实主义”的第十四期清华大学国际安全论坛在北京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举行。论坛伊始,阎学通院长对“清华路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
阎学通院长讲到,清华路径的方法包括了三个要素:一是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二是借鉴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东亚地区的历史经验;三是解释中国崛起带来的以往国际关系理论不能解释的国际新现象。道义现实主义的内核是以政治领导为自变量,以道义作为领导类型的划分标准,从而解释国家综合国力的递减、国际格局的转化、国际规范的演化,以及国际体系类型的改变。
随后,论坛就道义与政治领导的作用、战略信誉与主导国类型以及国际规范变化与国际秩序转型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学者分别阐述了对道义现实主义的理解并提出问题,希望通过交流发现理论存在的缺陷,从而更好地进一步发展理论。论坛最终在“道义分类”及“战略信誉”两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今后此课题仍有巨大的研究、讨论空间。

参加此次论坛的有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邢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周方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尹继武、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丰、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聂文娟、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苏梦夏女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陈玉聃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陈拯博士、中国社科院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高程博士、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副研究员徐进博士、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助理研究员杨原博士等19位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