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新闻稿

世界和平论坛是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的中国第一个高级别、非官方的国际安全论坛。第二届论坛于2013年6月27日至28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主题为“世界变革中的国际安全:和平、发展、创新”。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发表题为“同心求和平、携手促安全”的重要讲话。世界和平论坛主席、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学院名誉院长唐家璇宣布开幕式。外交部、教育部等多位国家部门的领导和五十余位中国智库人员出席了会议。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任海泉、中国国际贸易代表钟山会议期间先后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军事国防政策和对外经贸政策发表演讲。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校长陈吉宁等学校领导和部分师生参加了论坛。

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先生、苏里南总统鲍特瑟先生、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扎洛洛夫先生、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先生、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先生、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先生、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先生、美国前国家事务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先生、俄罗斯前国家安全会议秘书伊万诺夫先生、前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先生等外国现任政要和前任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并回答了提问。近一百三十位驻华使馆的官员、二十余位外国智库领导参加。

论坛共设18个专题小组,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就国际格局变化对国际安全的影响、维护国际安全的观念创新、南南合作与国际安全、防止核扩散及和安全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观点和建议。

会议还举办了8场新闻发布会,分别邀请国内外智库领导就中国东盟安全合作、南亚的发展与安全、中美安全合作、中俄安全与战略协作以及中国外交新局面等议题发表看法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与去年相比,本届论坛不仅在参会人员级别和规模上有明显的提升,而且充分体现出论坛的合作性与全球性特点。

本届论坛多位前任政要与会的基础上,又有现任政要参加;与会的中外智库人员中,四十余位有副部级以上任职经历;驻华使节数量明显增加,六十余位驻华大使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届论坛紧紧围绕安全问题,讨论如何通过合作推动实现持久和平。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出和平出安全、发展出安全、合作出安全、共赢出安全的新理念。与会代表纷纷表达了他们促进安全、寻求和平的理念与主张,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意见和建议。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进一步提出,必须在开放一些全球决策机制比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基础上,由各国共同解决安全问题。苏里南总统鲍特瑟认为,武力已经过时,而对话和外交越来越成为实现安全与和平目标的常见做法。只有在资源共享、人人平等和相互包容原则的基础上,才能消除国家间的误会,推动合作发展。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东亚地区安全问题上,提出必须通过对话合作的方式,首先促成东南亚、东北亚两个共同体的产生,进而建立东亚共同体,以此保障该地区的繁荣与和平。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则提出要通过政治创新来实现安全上的合作。在谈到大国合作时,很多专家认为在安全问题上,大国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中美两国应在包括网络安全等新的安全问题上加强合作。

本届与会嘉宾不仅探讨大国间的安全合作,更加注意倾听来自中小国家的安全诉求。科罗马总统在发言中就坦言,现有的安全制度主要解决发达国家所重视的安全问题,而那些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议题,也应该受到大家的关注。如果不能通过全球性的广泛讨论形成有效、民主的机制,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无法真正认同这样的规范。同样,鲍特瑟总统在发言中也表明了本国政府对安全冲突的看法和主张,苏里南所遇到的冲突多源于国家外部,苏里南将从自身需要出发,在尊重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发展合作。

世界和平论坛秘书处

2013年 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