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上午,由中国欧洲学会主办,清华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承办的海峡两岸欧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清华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四十余名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其中十七名学者来自台湾,大陆学者分别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大会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暨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史志钦教授主持,中欧关系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郑燕康教授及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致开幕辞。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欧盟新动向”为主要讨论议题。来自台湾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的朱景鹏教授发表了对于欧盟公共治理如何发展的看法,分析了欧盟一体化理论和模式的变迁,提出了有关欧洲的一体化目标向何处去的争议话题。随后,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研究员洪德钦、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暨台湾欧盟联盟中心主任苏宏达,都以展望未来的视角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对当前欧债危机的判断和对欧盟一体化发展前景的看法,他们认为,欧盟正处于不确定的发展阶段,有诸多不稳定因素在影响欧盟的未来走向,欧洲一体化遇到了坎坷。来自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的叶江教授比较认同台湾学者将欧盟的一体化道路界定为新功能主义与自由政府间主义的结合,但是在欧盟是否实现了最初的理想这一问题上持否定态度,叶江教授认为欧债危机的出现让欧盟成为了最为独特的一种国际行为体,欧盟未来的新动向就在于既有政府间组织的特点,又具有超国家倾向。最后,清华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利华教授作了“从中国与欧盟文化价值观的异同看中欧关系”的主题发言,强调文化价值观的认知差异对中欧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并举例分析了双方在理解具体问题上的不同思维角度,在权衡了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基础上,为中国政府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政策建议。
会议第二阶段的讨论以“欧洲教学与研究经验交流”为主题,分别由来自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向到场的海峡两岸代表介绍他们的办学历程和教学体系的建设情况,在分享各自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对在座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他们的困惑和问题。代表们的精彩发言引起了与会同仁的热烈讨论和积极回应。
本次会议是海峡两岸欧洲研究学者继去年在台北会面后,今年在大陆召开的海峡两岸欧洲研究学术会议。两岸学者在此平台拓宽了学术交流的议题范围,畅所欲言,深入探讨了欧盟相关论题,双方都互有心得,获益匪浅。作为会议主办方的代表,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伍贻康在致会议结束辞时对这种形式的互动交流表示了赞赏,并表达了未来应当创造更多机会让海峡两岸的学者相互争辩、相互学习的期望。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双方都希望能继续加强海峡两岸欧洲研究学者的互动和交流。

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伍贻康做会议总结
撰稿人:袁帅、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