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凸显国家战略新方向:推进周边地区一体化

2014年02月27日

来源:凤凰财经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提出之后,地方政府纷纷跟进,抛出各种概念和口号,互相博弈争夺优势地位,同时又向中央争要政策。喧嚣之下,国家战略反而被杂音掩盖了。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国内国际环境剧烈变化,中国的国家战略面临新的调整。新一届领导层提出“一带一路”并非偶然,而且也不应孤立来看,在这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背后,到底暗含着怎样的新国家战略?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

外交战略调整

《21世纪》:从战略上来看,习近平主席一前一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背景是什么,反映出中国怎样的新战略思维?

阎学通:习主席提出新的外交政策以来,最重要的就是把周边外交的重要性提高了。去年10月份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是从1949年以来关于外事工作最高层次的会议,以往的会议里从没有政治局常委和在京政治局委员全体出席的。

多年来我们说外交工作周边为首要,但原先的一个外交原则是美国为重中之重。由于中国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与中美之间的关系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周边外交工作没有真正放在首位。

这次外交政策的调整就是把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明确地说,当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和中美关系发生冲突时,也要以周边国家关系为主。

从具体的策略上来讲,我们过去的政策侧重于经济合作,现在推动的是和周边国家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21世纪》:过去为什么不搞一体化?

阎学通:经济一体化其中大国付出的代价比较大,比如说德国、法国在推动整个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要承担领导责任就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一体化就是要人员、资金和货物都可以自由流动,法、德就得对其他国家开放更多领域。

真正的大国都要走区域一体化的道路。再说一个反例,不愿意搞区域合作的大国,典型的是日本。它太注重眼前的小利,跟东亚国家只想经济合作,不想搞一体化发展,结果失去了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现在我们要推动三个地区的次区域一体化,大家说得比较多的两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忽视了还有一个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三个次区域都要往一体化方面推进,这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推动了中国-东盟10+1,带来多边合作,经济、政治效果都很好。现在中央领导在这个方面决心更大,魄力更强,不仅仅停留在自贸区这个水平上,还要向一体化发展。

西进战略曾受质疑

《21世纪》:我们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包括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是三条中国向西向西南的战略通道,有人说这其实是中国的西进战略,你怎么看待西进战略?

阎学通:我认为许多人对中央战略的认识是不符合中央意图的,提出西进战略给中国开展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造成了国际社会非常大的误解。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向西发展是不是和俄罗斯竞争?

有一些人由于不了解中央的大战略是要把周边地区发展成为一体化的基地,以此创造有利于民族复兴的环境,他们以为我们是放弃跟美国的争夺,去跟俄罗斯进行争夺,这才导致前些日子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问题上遇到了巨大的障碍。

《21世纪》:有什么障碍,俄罗斯不支持?

阎学通:西进战略本身不是区域一体化,而是向西争夺的概念,是一个扩张战略,所以遭遇了严重的反弹。后来中国的决策者又去做了很多工作,对我们具体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很多方案进行调整。

原来有设想是铁路、油气管道绕过俄罗斯,一切都表现出我们要和俄罗斯进行竞争。后来重新修改的方案是铁路和油气管道都要经过俄罗斯,因为只有经过俄罗斯,它才能参加,才能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部分。这样才改变了俄罗斯的警惕态度,才使得周边国家不处于中俄竞争它们必须选边站的困境。

最近习主席明确提出欢迎俄罗斯加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甚至包括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我认为,俄罗斯一旦加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双方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好处都会非常明显。

打造命运共同体

《21世纪》:习近平主席还提出我们和东盟国家要打造命运共同体,这个怎么理解?

阎学通:很多人现在不想讨论这个问题,特别是中国的一些学者避开讨论命运共同体问题,因为他们心里明白,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讲的是军事合作,没有军事合作就没有命运共同体。

《21世纪》:这个命运共同体,是不是你原来提的,中国要抛弃不结盟的政策?

阎学通:关于不结盟有两个错误认识必须得纠正。第一,不结盟不是中国的外交传统,中国几千年都在结盟,1982年才提出了不结盟的政策,从历史角度讲是一个临时性的政策。第二,不结盟是针对大国的政策,中国今天的地位没法采取不结盟,不能制定一个自己针对自己、自己害自己的政策,所以只能放弃,至于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放弃,我想那是一个值得讨论的事。

《21世纪》:现在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合作是比较成功的,是不是以后可以作为和周边国家合作的一个范例?

阎学通:我们跟东盟国家的区域合作只是从贸易角度来看是比较成功的,从政治角度来讲不是太成功,因为自贸区的建立没有加强我们和东盟国家之间的战略关系。

如果说我们在与周边区域的合作中有一个比较好的模型,那就是上合组织,虽然它的经济合作水平低于中国-东盟自贸区,但是战略、军事、政治合作的水平很高。(编辑 吴红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