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与米尔斯海默对话“中国能否和平崛起”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11月2日晚在旧经管报告厅进行了一场高端对话。围绕“中国能和平崛起吗”这一主题,两位国际知名的现实主义学者从理论辨析到政策攻防,为在场将近两百名中外师生带来一场精彩且促人思考的学术盛筵。

本次活动分两个环节,米尔斯海默和阎学通教授先后发言并相互作回应性发言,随后接受现场提问。作为国际关系理论进攻性现实主义创始人,米尔斯海默在发言中介绍他的理论逻辑,即崛起意味着成为区域霸权,继而防止其他区域出现区域霸权、即同类竞争者。根据美国的历史经验,他预测中国会出台自己的门罗主义,而美国将阻止中国成为亚洲的主导国,因而中国无法和平崛起。就针对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批评,他认为,核武器和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相互依赖或许能够避免战争,但无法阻止中美两国在亚洲展开激烈的安全竞争。

阎学通

作为道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的发明者,阎学通教授在发言中认为,他赞同中国应当谨慎行事,保持低调,但中国不一定会重复美国走过的道路,而会奉行“王道”。习近平主席最近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周边外交要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要与邻国寻求“共同利益”,使邻国对中国更友好,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这意味着,中国外交政策开始调整,而且符合“王道”思想。道义现实主义正是把道义作为国家实力资源之一。

约翰•米尔斯海默

米尔斯海默在回应发言中说,中国提出与周边国家加强安全和经济合作是聪明的做法,但他认为难以成功,缘由包括邻国无法确认中国的真实意图,并且有更多的动机在中国没有真正强大前解决问题,而中国在诸多问题上对现状不满。他认为,中国提倡道义可能会重复美国自由主义者犯过的错误。阎学通在回应发言中说,中国可以做“大哥”,向邻国提供安全保证,同时要学习美国,对盟友奖罚分明。中国应当让邻国从我们这里受益,而不是在经济上从邻国受益,中国可以以此换取政治、安全领域的利益。而在道义方面,得益于儒家文化传承,中国不会像美国那样直接教训其他国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两位教授回答现场提问

回答现场提问时,阎学通说,中国正在改变以往的“韬光养晦”政策,转而“奋发有为”。尽管现阶段还无法让邻国相信自己,但中国必须作出安全承诺,因为没有承诺,邻国不可能相信中国,为此,中国必须首先放弃不结盟政策。同时,当“大哥”并不是贿赂邻国。他打比方说,自己是家中长子,能够维持家里的和谐关系,协调亲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家庭中,老大应当帮助弟弟妹妹,这不是买亲情。同理,国际关系中,大国应当帮助小国,这不是买友谊。

阎学通和米尔斯海默都认为,一个国家足够强大,就不必担心邻国害怕自己。墨西哥和加拿大之所以不害怕美国,是因为美国对它们而言太强了。米尔斯海默说,时间依然站在中国一边。这正是为什么邻国会在现阶段挑战中国,因为它们明白不能让中国崛起。他建议中国把握时机,不要太莽撞。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罗伯特•佩普(中)

对话由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罗伯特•佩普主持,语言为英文。本次活动是清华大学当代国关院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共同主办的“超越地缘政治:建立中美关系新框架”学术研讨会的一场公开活动。多家国内外媒体到场采访,新华社国际部微信公众账号“新华国际”全程进行直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