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周方银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政府与国际关系学院贺凯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庞珣教授、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刘丰教授做客清华国关新知论坛总第100期-“国际秩序转型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本次活动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黄宇兴老师、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孙学峰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名誉院长阎学通教授点评。
图为活动现场
周方银老师认为,2010年以来,中美关系的性质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影响了人们对和平的权力转移的预期。2018年以来中美关系的大幅变化,可能有助于对权力转移理论的检验和修正。在秩序转型过程中,偶然性因素和意外事件的作用在加大,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是秩序转型的原始推动力,其走势出现一定的变数和复杂性。基于此,周老师就国际秩序转型的路径及国际秩序可能出现的转变进行探讨。当前国际秩序受到来自美国、俄罗斯、南方国家等国际行为体的冲击。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的美国对于维护国际秩序的意愿出现大幅下降,更关心利用其在现有秩序中的优势地位实现特定战略目标,秩序变成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美国与盟国的关系变得功利,双方的利益交换出现更大不平衡。俄罗斯与美欧主导的秩序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这也对当前国际秩序的韧性提出考验。南方国家对于接受在国际秩序中的从属地位的态度发生变化,实力强大的国家吸引追随者的难度增大。周老师还谈及了国际秩序转型的前景,认为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过程会比较缓慢,导致转型期比过去想象的漫长。此外,国际社会从价值规范、道德伦理的角度向上提升非常困难,向下沉沦比较容易,国际规则、国际规范难以约束大国和地区强国行为,一些国家违反国际规范的行为没有得到惩罚,这可能导致此类现象在国际社会中变得更为普遍。需积极思考在当前国际关系现实的基础上,未来将建立何种新的行为模式及形成什么样的新的国际共识,以推动国际社会向相对良好的方向发展。
贺凯老师分享了他在国际秩序转型和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方面的研究。国际秩序转型已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热门议题,但在英文文献中仍尚未特别流行。贺凯老师通过Google Scholar和知网CNKI的数据对比,发现国内期刊对国际秩序转型的使用频率较高,而国外期刊对权力转移的关注度更高。研究国际秩序转型需重点回答三个问题:What(什么是秩序?什么是国际秩序?什么是国际秩序转型)、Why(为什么国际秩序会转型?)和So what(国际主义转型的影响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相互关联而非彼此独立。对于三个问题的研究,影响到三种理论创新方式,分别是理论定义创新、理论解释创新和理论延伸创新。学者们需要对现有定义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更好的定义。其次,解释创新需要寻找新的自变量,如理论合成和理论借鉴。理论合成是将不同理论的自变量结合,提出新的解释框架;而理论借鉴则是从其他非国际关系理论中借鉴自变量。How question是Why question的一部分,所有基于解释的理论都需有清晰的因果机制,我们可通过描述和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分析国际秩序转型。贺老师最后还指出在理解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需要有深刻的批判和创造性思维,才能实现理论创新。
庞珣老师主要围绕全球秩序和AI技术的发展进行探讨。庞老师指出全球秩序是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长期议题,而AI是一个新兴的技术问题。全球秩序的基本功能是通过避免和管控冲突风险而为系统提供整体的稳定性,而AI对齐则是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系统风险,通过风险概念,可将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结合起来。基于此,庞老师重点就AI对齐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她指出对齐包括行为、认知、价值规范、感情等多个维度,可以发生在个体、团体、社会、国家、全球等不同层面。对齐的不同维度、层面、强度、方向、和程度等方面的变化可以解释秩序的强弱、性质和变化。她还指出AI对齐领域中最重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关于对齐“谁的目标/偏好/价值”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全球层面上对这个问题达成共识的问题。最后,庞老师还就AI监管与全球范围内的协调以及国际关系理论在此困难又紧急的问题上所处的理论困境和可能的理论贡献进行探讨。
刘丰老师主要梳理了既有文献研究国际秩序的基本脉络和主要议题,认为现有研究主要聚焦国际秩序的有无、维持与转型三类问题。赫德利·布尔的《无政府社会》主要回答无政府状态下的秩序有无,提出通过大国之间的权力平衡、国际法和外交战争等手段来维持秩序。约翰·伊肯伯里的《大战胜利之后》在区分均势、霸权和法治三类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霸权国依靠国际制度来维持秩序。在当前围绕国际秩序转型的研究中,学术界主要关注冷战后美国霸权秩序为何走向衰落、新秩序的可能形态以及秩序转型的方式等三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美国霸权秩序至少面临三种反秩序运动:大国挑战、底层不满、跨国和非国家层次的反秩序运动。在第二个问题上,一些学者提出美国衰落之后无法形成单一秩序,而是在不同领域和议题上出现多重秩序。在第三个问题上,学术界基本认为秩序会以和平方式转型,但也意味着调整、博弈和讨价还价的难度更大。在关注现实秩序转型的同时,康灿雄、阿耶·扎拉科尔、阿查亚等人将历史上不同地理空间下的秩序纳入考察范围,展现了比较历史视野下的地区秩序研究的潜力。最后,刘老师从理论构建的方法角度强调,秩序转型理论不能只聚焦正在发生的秩序变化,依靠动态调整的事实提出理论很容易被现实变化推翻,理论命题建立在已发生事实的系统抽象之上,对未来提出合理预期或延伸。
讲座结束后,阎学通老师对各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点评。阎老师感谢发言老师为大家带来精彩演讲并高度肯定老师们在该各自领域研究中的扎实努力及为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带来新的思路。阎老师表示:1.讨论秩序时,需先讨论秩序有无,后才能就秩序的类型划分进行进一步探讨,还需厘清秩序、格局、体系三个概念的区别及联系;2.当下国际秩序转型的原因及动力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秩序转型的动因聚焦价值观分歧,从理论构建角度,若仅探索某一次秩序转型的原因较难形成理论,需摸索每一次秩序转型原因的共性;3.秩序本身是一种运动状态,最有效的秩序是有领导的秩序,国际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因而重点需要研究决策者。阎老师还就网友的提问进行了精彩作答,针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如何影响国际安全理论创新与重构的提问,阎老师表示目前国际社会已就智能武器的开发和使用对安全领域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这将有助于国际安全理论的创新;关于国际社会为何愈发对道义进行强烈呼吁的提问,阎老师表示对道义的呼唤这恰恰佐证和凸显了道义缺失的环境中道义的重要性,道义现实主义强调道义作为一种工具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关于诞生于中国土壤的国关理论是否必然会成为“中国学派”一部分的提问,阎老师表示从理论视角来看,“中国学派”还暂未形成一种理论,中国学者未来在构建理论时,应更加注重理论的普适性。
最后,孙学峰老师对本期新知论坛进行了总结。孙老师对所有出席本次活动的老师及同学表示由衷地感谢,并对清华国关新知论坛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孙老师表示未来只要条件允许,会积极推动新知论坛坚持办下去,继续为更多的老师和同学们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清华国关新知论坛创办于2012年12月,主要聚焦于分享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成果,截至2024年11月已举办了100期,持续关注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和学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