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第八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学共同体年会在北京辽宁大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位教师参加了年会的活动。
合 影
本届年会由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学共同体秘书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邢悦老师主持。邢悦老师首先对出席本次年会的学界同仁表示欢迎,感谢大家对教学共同体的支持。随后她介绍了教学共同体成立的宗旨及由来,并对本次年会的活动内容和议程安排进行了简要说明。
图为邢悦老师主持会议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阎学通教授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讲授‘是什么’在国际关系教学中的重要性”的报告。
阎老师首先指出,了解“是什么”是研究“为什么”和决定“怎么办”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中讲授“是什么”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格。
图为阎学通老师在做报告
阎老师以高中教材《思想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为例,指出教材中在阐述事实时存在概念界定不严谨、以偏概全、忽视历史的阶段性和特殊性的问题,比如国家的四要素——人口、领土、政府和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的特征,主权是近代才出现的,古代国家都没有主权。再如,保护自然环境是工业化之后才可能出现的概念,冷战之后才被纳入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的范畴,古代国家并没有这样的职能。此外,教材中某些观点过于绝对化,比如“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其实,正如没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所有的锁一样,任何一种方法、路径、制度、原则等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必然是多样的。
阎老师的报告针对的是国际关系本科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和挑战,引起了参会者的极大兴趣。在问答环节,阎老师与参会者进行了交流,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最后,阎老师强调,在当前形势下,教师教学育人的责任和重要性比起做科研要大得多,希望教师们在教学上要有更多的投入,更大的创新。
随后,本届教学共同体年会分三个时段,进行了12场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国际关系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众多领域。专题研讨会的主题有:内卷时代国际关系学者的学术生存、大国竞争和技术变迁背景下国际政治人才的培养、国际关系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创新问题、国际关系研究设计的教学实践,以及国际关系通识、国际关系史、全球治理、区域国别研究、经济外交、国际谈判等课程的教学研讨。
参加研讨会的老师都认真准备了发言,交流了教学中的体会和困惑,分享了教学经验和成果。研讨会气氛活跃,讨论热烈,老师们都感觉参加这次活动收获很大。
图为教学共同体会议现场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学共同体成立于2017年底,于每年一月初的周六举办年会。年会的内容为围绕国际关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国际关系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教学以及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展开交流和研讨。年会的形式有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小组讨论和大会交流等。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学共同体成立的宗旨是:为我国高校的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教师提供一个教学交流和切磋的平台,共同探讨信息时代和新的国际形势下国际关系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分享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以提高我国国际关系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