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漆海霞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北京,海淀,100084

0086-10-62792358

qihaixia@mail.tsinghua.edu.cn, oceanqi@126.com



学术经历

20097-201412月,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讲师

20144月至8月,悉尼大学,访问学者

20151—2018年,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

2018年至今,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长聘副教授


研究领域

中国外交,冲突解决与调停,中美关系,大数据


学术任职

2018-今,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2020-2021年,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数据与计算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

 2015-今,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

2015-2022年,CSSCI期刊《国际政治科学》执行主编

2022-今,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系主任

2022-今,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数据与计算实验室主任

2023-今,《国际政治科学》主编



获奖情况

2010年,获得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

2013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2013-2015年,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

2013年,获得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

2020年,获得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2022年,获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


英文论文

1 Qi Haixia“Disputing Chinese Views on Power”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2017, Vol. 10, No. 2pp. 211–239.

2. Yan Xuetong & Qi Haixia“Football Game Rather Than Boxing Match: China–US Intensifying Rivalry Does not Amount to Cold War”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2012,Vol.5. pp. 105–127.

3.Qi Haixia“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Mediation Strategies”,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2007,Vol.1, No.4, pp.589–622.

4.Qi Haixia, “China’s Partners or US Allies: The Dual Status of Major European States and Their Voting Behaviour in the UNGA”, Asia Europe Journal, Vol.21, pp.225–250, 2023.

5.Haixia Qi and Mingze Li, “U.S. Military Signals to China in the Asia-Pacific, 2015–2022”The China Review, Vol. 23, No. 4 (November 2023), 197–22.

6.Zhang  Aoyuan and Haixia Qi: “The effectiveness in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 Vol.33, No.4, 2022, pp.684-713.


中文论文

1. 李冲、漆海霞:《盟主国声誉、安全依赖与冲突爆发》,《世界经济与政治》,2023年第2期,第27-59页。

2. 刘哲希、漆海霞:《偏袒立场、 选择效应与第三方调停效果———基于国际冲突调停研究的分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3年第4期。

3. 漆海霞:《国关中层理论创新需受到我国学界重视》,《国际政治科学》2023年第3期,编者寄语。

4. 漆海霞:《时间长短、反应速度与国际冲突》,《世界政治研究》,2023年第一辑。

5. 漆海霞:《混合方法: 当前国际关系研究的可行选择》,《国际政治科学》2023年第1期,编者寄语。

6. 漆海霞、孙兆瑞:《权力转移、体系演化与春秋时期的霸权更迭》,《当代亚太》,2022年第4期,第99-133页。

7. 漆海霞:《数字空间、中美竞争与理论创新》,《国际政治科学》2022年第1期编者寄语。

8. 漆海霞:《高政治议题将成为未来学界研究主流》,《国际政治科学》2022年第3期编者寄语。

9. 漆海霞:我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议题与方法国际政治科学》2021年第1编者寄语。

10. 漆海霞;《国际关系理论的突破与研究方法的应用国际政治科学2021年第3编者寄语。

11. 漆海霞:《选边站还是左右逢源?——论中国伙伴国在联合国的立场》,《当代亚太》,2020年第4期。

12. 郑维伟、漆海霞:《联盟制度化、 自主性与北约的存续》,《外交评论》,2020年,第5期。

13. 漆海霞:《崛起信号、战略信誉与遏制战争》,《国际政治科学》2020年第4期。

14. 漆海霞、曾绍毓、李曌:《合法性与政治认同:明朝朝贡秩序稳定的原因》,《战略决策研究》,2019年第1期。

15. 漆海霞:《当前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途径》,《国际关系研究》,2019年第4

16. 漆海霞:《威慑抑或纵容: 美国对亚太盟国的军事信号与冲突》,《当代亚太》, 2018年第5期。

17. 漆海霞:《大数据与国际关系研究创新》,《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第160-170页。

18. 漆海霞、齐皓:《同盟信号、观众成本与中日、中菲海洋争端》,《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 年第8 期,第106-130页。

19. 杨迪、漆海霞:《族 涉》,《 2016 年 第1 卷 第2 期,第114-146页。

20. 漆海霞:《战国的终结与制衡的失效———对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反思》,《当代亚太》,2015 年第5期,第4-48页。

21. 漆海霞、周建仁:《军售与美国亚太地区战略布局》,《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145-163页。

22. 杨迪、漆海霞:《外国干涉族群冲突的研究综述》,《国际政治科学》,2015年第2期,第1-30页。

23. 海霞、张鸿文:《国际冲突中调停者的偏向与调停效果》,《国际安全研究》,2015年第4期,第129-154页。

24. 漆海霞、张佐莉:《弃权还是否决——中国如何在安理会投票中表达反对立场》,《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5期,第101-123页。

25. 陈然; 漆海霞:《国际组织调停研究的争论与发展》,《国际政治科学》,2014年第1期,第73-99页。

26. 王日华、漆海霞:《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战争相关性统计分析》,《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第1期,第103-120页。

27. 漆海霞,《从军售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布局特征》,《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57-65页。

28. 漆海霞、陈然,《试析性别差异对军费开支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5期,第82-96页。

29. 漆海霞,《中国与大国关系的变化趋势探因——基于对1960-2009年数据的统计分析》,《欧洲研究》,2012年第4期, 第61-78页。

30. 漆海霞,《试析中美建交后美国对台军售》,《国际政治科学》,2012 年第1期, 第36-60页。

31. 阎学通、漆海霞:《中美竞争前景:假朋友而非新冷战》,《国际政治科学》2012 年第1期 ,第1—23 页。

32. 漆海霞、周方银、阎学通,《定量分析的前景》, 《国际政治科学》,2011年第4期,第110-126页。

33. 漆海霞,《国际关系学科中研究方法的应用分野》,《外交评论》,2011年第4期,第140-154页。

34. 漆海霞,《国际调停历史与策略的量化分析——兼析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6期,第98-117页。

35. 王淑娟、漆海霞:《冷战后美国对外援助的党派差异》,《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第1期,第49-67页。

36. 漆海霞:《时间序列分析在国际关系预测中的应用——以中法关系为例》,《欧洲研究》,2009年第4期, 第20-32页。

37. 漆海霞:《美国大选后的中美关系》,《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0期,第62页。

38. 漆海霞:《2007年中日关系有望持续改善》,载于《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4期,第62页。

39. 漆海霞:《从两党政治看2007年中美关系走势》,载于《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1期,第64页。

40. 漆海霞:《中国古代国际政治思想:问题与借鉴学术研讨会综述》,《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11期,第79-80页。

41. 漆海霞:《正义和平与持久和平——评〈从战争到和平:国际政治中的重大决策〉》,《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4期,第106-114页。

42. 漆海霞:《研究方法与中国视角学术研讨会综述》,《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2期,第73-76页。

43. 漆海霞:《国际斡旋的成败分析》,《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4期,第24-51页。

44. 漆海霞:《政党与军备竞赛——美苏军备竞赛的经济学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期,第38-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