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第二十二期清华大学国际关系论坛在清华大学明斋315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主题为“新科技与国际关系”。本次论坛采取了线下、线上融合的方式开展,除在线下会场参会的老师同学们外,还有约200名师生通过网络会议和线上直播的方式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邢悦和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李莉主持。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定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董青岭、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蔡翠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郎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唐新华、国防大学副教授石海明分别在论坛上进行了主题发言。其中陈定定教授、蔡翠红教授的发言通过线上方式进行。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漆海霞、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周建仁对发言人的观点进行了点评。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作总结发言。
参与论坛的发言人与点评嘉宾就论坛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陈定定教授对人工智能在“施恐”和“反恐”活动中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评估,认为对于恐怖组织而言,一些人工智能武器,如低端无人机等,具有很多传统武器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也会给世界反恐行动带来新的问题。董青岭教授介绍了以大数据测量暴力冲突社会感知的方法,通过对事件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测量一个地区内的社会情绪值,并将其用于暴力冲突的预测。蔡翠红教授的发言关注全球工业革命对外交所产生的变革性影响,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会通过多条路径对外交活动产生影响。
郎平研究员的发言主题为“互联网如何改变国际关系”,提出互联网将重塑国家的组织和行动方式以及大国竞争的内容和手段。唐新华副研究员探讨了新科技革命中的国际战略竞争,认为新科技带来的新空间融合将会产生新的权力,进而影响国家之间的战略竞争。石海明副教授认为在未来,人类社会乃至人类本身都将发生极大的变革,现有的战争形式会被重构甚至颠覆。
发言人发言结束后,点评嘉宾对论坛发言内容进行了点评,线上参会的师生也向发言人提出了很多问题,发言人一一进行了回应,现场讨论十分热烈。参会专家普遍认为,新科技的发展将会给国际秩序以及国家行为带来深刻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前沿领域。本次论坛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结束。
国际关系论坛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论坛围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国际关系重要议题,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尤其是青年才俊展开深入研讨,论坛成果将发表于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国际政治科学》,论坛对开启和引领我国国际关系学的前沿议题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