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期清华国际关系论坛——权力转移与国际政治理论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18年10月21日,第十九期清华国际关系论坛——权力转移与国际政治理论研讨会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近春园第三会议室成功召开。会议以当前的国际秩序和权力转移研究为基础,探讨当前国际局势变化的内涵和影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周方银,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定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节大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陈哲分别在会上发言。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会议上,专家学者们就当前的国际秩序和权力转移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周方银教授讨论了权力转移对同盟关系的影响,强调霸权国采取战略收缩将对霸权国的同盟产生不同作用。他以美国尼克松总统时期为例,认为美国七十年代在全球展开战略防御以及强调盟友分担责任使得美国产生更大国际影响力。同时,他也认为现阶段美国采取战略收缩后的同盟策略难以提高美国国际影响力。

陈定定教授对传统经济和平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推演和阐述,认为传统观点仅仅强调经济与和平间的单一关系。实际情况是,在两国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可以促进两国关系 ,而在权力争夺阶段,由于两国博弈零和性的凸显,“经济压舱石”难以起到设想中的作用。

节大磊教授基于“英国学派”布尔的国际社会概念,提出了一套关于国际危机和权力转移分析的理论框架。刁大明教授提出国际权力转移和国家身份认同的关系问题,以此为基础,他对国际秩序的两极化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美国衰落并非真实事实。陈哲博士着重分析了崛起国对于国际公共物品的提供是否能够改变国际格局这一理论困惑。通过剖析国际公共物品的核心概念 ,陈哲博士认为中国提供国际公共物品不必然改变国际格局。

会议上,学者们基于各自关注领域探索权力转移和国际制秩序之间的复杂联系,经过一天讨论,与会者们达成三点共识。第一,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当前国际秩序中的权力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当下许多学者所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权力转移的普遍性和共性将成为当前国际秩序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第二,在研究过程当中,不光要从政策角度提出有利于当前中国崛起的政策建议,更要从理论角度深刻剖析权力转移背后的具体逻辑和机制。第三,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于当下国际权力的转移有着特殊作用,霸权国领导人作为微观因素对于国际秩序和权力转移的影响值得学者们的积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