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关新知论文工作坊第二期“Easy to Join? ” 活动简报

2023年3月24日,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讲师王梓元老师做客第二期清华国关新知论文工作坊,为广大师生带来了题为“Easy to Join? 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 Democracy, and the Rise of Revisionist Ambitions in Great Powers”的讲座。本次活动线上进行。美国内华达大学副教授蒲晓宇老师和香港大学副教授韩恩泽老师对论文进行了评议。活动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长聘副教授黄宇兴老师主持。

图为王梓元老师进行分享

讲座伊始,王老师对其论文的研究背景进行了阐述。在特朗普上台之后,学界和政界纷纷开始重新聚焦讨论秩序问题。“自由主义秩序”指自由主义价值观指导下的一套国际规范和制度,包括经济开放、安全约束、多边合作、以及“民主、人权”普林斯顿大学的G. John Ikenberry教授认为,国家“容易加入且难以推翻”这种秩序。他强调,自由主义秩序提供了一个国际环境,使各国能够进行安全对话并促进相互信任。秩序对经济开放的承诺则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机会。因此,非西方大国往往有强烈的动机利用自由主义秩序推进其物质利益。针对上述观点,王老师提出了质疑以及本文的核心论点——西方国家宣称自由主义秩序是开放的。然而,为何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却认为自由主义秩序是排他性的?俄罗斯等国被排斥的主观感受如何推动其形成“规范性修正主义”的偏好?王老师认为,对大国地位的追求是俄罗斯这类国家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由于这类国家对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缺少关于“民主”的认同,这类国家融入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道路坎坷曲折。当这类国家面临自由主义秩序对其国家地位的否认时,这类国家对这一秩序的规范基础就会感到不满;其国内政治环境也会发生变化。由此,这类国家会产生规范性修正主义偏好。王老师强调,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在本质上是排他性的。这就导致在自由主义的秩序中始终存在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自由主义秩序本身孕育着上述国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控制冲突的强度和范围并防止其升级为大国战争是各国考虑国际秩序问题时的共同关切。

AE1E

图为王老师的PPT

蒲老师高度肯定了该研究的学术意义和潜力,尤其是对自由国际秩序的批评及对规范性修正主义的概念探索。蒲老师在学术写作层面给出了改进建议。一是可加强对自由国际秩序概念的界定和讨论,而不是仅仅局限Ikenberry教授对该概念的界定;二是应更为谨慎地解读“规范性修正主义”的概念;三是应进一步突出俄罗斯案例的理论意义。

9FAEB

图为蒲晓宇老师进行点评

韩老师充分肯定了王老师在该研究中付出的扎实努力。同时,他就论文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可考虑讨论英国学派对“文明标准”的既往研究,以加强对该论文的理论支持;二是应注意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而非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强调对主权完整的尊重;三是在案例论证部分,将“西方”跟“民主”挂钩的处理方法容易忽略不同国家“认同政治”中的一些重要差别。由此,建议作者比较中印(而非中俄)对自由国际秩序的偏好差异。

A6ECE

图为韩恩泽老师进行点评

王老师对两位老师的点评意见表示感谢,并表示将在未来的写作和投稿的过程中予以采纳。随后,王老师回应了网上听众的提问。针对谁赋予“民主标识”的提问,王老师表示“民主”不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赋予的标识,而是历史自然形成的结果。有听众询问自由国际秩序对一些国家的“地位否定”能否导致这些国家之间形成新的国际秩序。对此,王老师指出,这取决于国家间竞争状态的激烈程度。“地位否定”不能提供唯一的解释。关于“地位”与“承认”两概念在分析大国竞争时的作用,他强调,上述两个概念有关联但并不完全相同。他认为强调“地位”的理论假设对大国竞争的结果和国际秩序的建构更具解释力。

新知论文工作坊创设于2023年1月,旨在通过对处于写作阶段的论文进行专家评议和学术讨论,帮助作者提升论文质量,以增强中国政治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