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关系相关专业的学科布局变化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塑造了新的环境。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科布局变化,我国国际关系学科的未来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提升国际关系文章的专业性,而提升博士论文的质量是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学科发展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学术、学者、学刊和学会。高质量的博士论文通常是推动学术发展和学科知识积累的关键基础,同时也是专业学术刊物高水平投稿的重要来源。而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也将为博士生未来成为优秀学者,进而提升中国国际关系总体研究水平奠定坚实基础。优秀学者和高水平研究不断涌现则将进一步带动我国国际关系专业期刊质量的发展,不断增强国际关系学会以及相关学术共同体的活力。换而言之,持续提升博士论文质量将是推动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
经过学界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论文质量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未来如能更加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我国国际关系专业博士论文的质量将迈上更高的台阶。
首先,要重视研究设计。作为社会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关系博士论文的研究设计需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和学科要求,尤其要重视研究问题选择、经验事实检验等关键环节,以便为提升博士论文质量奠定最为必要的基础。特定国际关系博士论文可能涉及跨学科研究,其研究设计未必要完全符合社会科学研究设计的规范要求,但也要确保其研究过程符合相关学科的核心特点和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如果研究设计无法满足社会科学或相关学科最为基本的学术要求,那么想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国际关系博士学位论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应聚焦知识创新。研究设计符合学科要求是高质量完成博士论文的必要条件,而更能体现论文质量的则是相关研究是否切实推动了国际关系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积累。目前博士生在提炼学位论文创新点时,通常强调研究路径、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这些创新难能可贵,但都应服务于更为根本的知识创新。换言之,研究路径和技术的创新要以知识创新为基础和导向,否则相关创新对于学科发展的意义将受到限制和削弱。因此,未来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论文应更加注重知识的创新,并通过研究技术和数据更好地支撑原创发现。而博士生学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不但会为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夯实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扩大学科影响,持续增强学科吸引力。
再次,需拓展学术视野。自进入学科建制以来,不少国家的国际关系学科知识创新和学科发展都受益于国际关系学界不断汲取相关学科的学术资源和发展经验。过去几年,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原始创新也与学者们创造性借鉴现代自然科学、古代中国哲学等知识资源紧密相连。因此,无论是提升研究设计质量,还是推动学术原理创新,都需要博士生个人和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不断拓展学术视野,主动吸收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资源,积极扩大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交流,以为博士生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例如,过去两年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中有关国际发展援助的学术讨论就因参与者的多元学科背景较好地提升了研讨效果。与此同时,博士生群体和国际关系学界应更加自觉地关注全球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趋势,将提升博士论文质量和推动学科发展置于更为宽阔的背景之中。
经过几代学人的接续耕耘,我国国际关系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未来如能抓住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这一关键环节,我国国际关系的专业培养和学科建设将更为从容地适应近年来的学科布局变化,进而在新环境下取得更高质量的发展。
(作者系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常务副院长。本文是作者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与中国国际问题‘三大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发言的部分内容,不代表中国社会科学网观点)